single-image

深山尋竹徑,雲棲見佛理!

深山尋竹徑,雲棲見佛理!
最近因景氣清淡 , 開始找生樂趣,整個曼谷城市充斥着疫情的恐懼,人性的慾望,對金錢、權力、性,這些是城市的迷人之處,也讓人忍不住想要短暫逃離,這個曼谷這城巿唯一好處就是,它 蘊藏著週圍的省府有處可逃。週邊七八個府,都有讓人賞心悅之所,我越來越喜歡距曼谷兩小時的地方 วัดจุฬาพรวนาราม Wat Chulabhorn Wanaram, 以三公主命名的寺廟,清涼幽静的寺庙,竹林步道,讓眾人前取景或漫步怡情,竹林後的寺廟,反而顯得冷清許多,只能容下誠心之人前來向佛。
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來寺廟來求景者占眾多,來求安心者不少,來求真理佛法者就不多了,其實我身旁有一位朋友曾和我分享到,他是無神論者,不代表不能信佛。因為他只是走宗教形式的佛教徒,他只是信”佛”理。如果他陪老婆孩子去寺廟,你猜他會做什麼?拜佛像嗎?不不!大多時候他都是不拜的,他覺得意義並不大,只不過是走走形式而已。
我是基督徒,只懂基督教份內之事,不懂佛門之事,我身旁幾位事業伙伴仍中國晢學碩高材生,此次同行者他向我表逹他的觀點,他解說道:畢竟,佛像不是佛,佛像只是個宗教形式。而“佛”則是“道”,一種人生哲學,是需要放在心裡的東西。佛像只不過是一個手工藝者雕刻的俗物,又怎麼能有資格代表”佛“呢?當然,這是他的理解,我不必負責任,哈哈。
他爸爸是禪宗,他說其實禪宗不主張拜佛,不是因為禪宗不尊重佛,而剛好是相反的,禪宗才是最尊重佛的一門宗派。熟讀金剛經的朋友都知道,金剛經的主旨就是破除一切相,所以禪宗一直不主張偶像崇拜,禪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見性即可成佛,泰國人見佛就拜,這點與禪宗的傳統很點差異之處。
世人都在求,佛陀卻在丟,這也是世人是人的根本原​​因,佛是過來的人,人也是未來佛。學佛是放下的過程,而不是抓取的過程。我身旁的人都拜佛求佛,其實按理,求得越多離佛越遠,丟的越多,佛才能在眼前。
不過換句話說,若大家都不拜佛、不求佛,那泰國佛教文化可能也無法如此倡盛,我朋友他雖然他不拜佛像,更不求籤,但他仍然喜歡和妻兒去參觀寺廟。他去寺廟是感受一種泰國文化,一種泰國人文,一種泰國信仰,一種信仰氛圍。
他想探尋佛教歷經幾千年仍不滅的原因,以及這背後的人文故事。什麼是佛?他認為它是一種哲理,是一種人生觀,一種無法具像化的東西。佛是一個理想化的世界,可能永遠無法達到,但它是人們心中的嚮往。就像我們可能永遠達不到境界,許多人們仍然以此為目標,努力奮鬥,去接近它一樣。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