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image

鄭和也是雲南人

鄭和(1371年9月23日-1433年),原姓馬,回族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阳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28年,访问了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一個世紀(维基百科)。600年后还没有恢复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鄭和出使暹羅國(    泰國)

永樂元年(1403年),太監鄭和等奉差出使暹羅國。經廣州大星洋,忽遇風濤,鄭和祈天妃保祐,風平浪靜。出使過程中鄭和船隊舟師沿途累次校正針路,牽星圖樣,海島水勢山形,畫成圖樣。鄭和歸來後,奉命整理天妃廟。

鄭和七下西洋爲何不殖民——下西洋的目的與初衷- 人人焦點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比較,無論是技術難度或者重要性上都有本質上的差距

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東西方各自最著名的兩次航海行為,被東西方分別作為航海史上的大事件來記錄。特別是鄭和下西洋,其規模之大,技術之先進,影響力之大總是被我們津津樂道。但真正對比這兩件航海大事件,我們不得不承認,鄭和下西洋其實遠不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來的重要。

哥倫布和鄭和遠航總里程相差不大,但技術含量完全不同

1405年(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鄭和前後共七次率領船隊下西洋。

1492年8月3日起,哥倫布向西穿越大西洋最終發現新大陸,哥倫布一共航行四次,其中第二次航行最大共計船17艘,參加航海的達1500人。但後因各種原因大部分返航。

哥倫布其實都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歐洲探險家(第一個是萊夫•埃里克松)

規模上鄭和船隊完勝

從航海時間來說,鄭和首次航海是在1405年,哥倫布是1492年,兩者差了87年。而且不管是人數、規模上都都是鄭和船隊呈現壓倒性的優勢。

按照歷史學家黃仁宇估算,在永樂期間,鄭和下西洋所費約在白銀600萬兩,相當於當時國庫年支出的兩倍,而這還不包括造船等各地支出的費用。而建造和修補一艘船平均需要1600兩銀子,每次出航平均需船260多艘,僅造修費用就需要幾十萬兩銀子。

哥倫布船隊想像圖

鄭和航海的目的前三次是為了明王朝的「聲威」,後四次是開闢新航路,讓自古罕通中國的海外國家重澤而來並「賓服」於中國。而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想尋找一條從西方通向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新航線,尋找《馬可波羅遊記》中描述的黃金寶物。

但從結果來看,哥倫布作出了地理大發現的偉大成就,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而鄭和之後再無鄭和。僅此一點,哥倫布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就遠遠超過了鄭和。

鄭和寶船與哥倫布船隊旗艦聖瑪利亞號大小對比

技術上哥倫布船隊完勝

我知道這點很多人肯定接受不了,但事實就是如此。

首先,對地球的認識上鄭和與哥倫布有著本質的不同.在鄭和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是「天圓地方」,鄭和壓根就不知道地球是圓的這個起碼的科學知識,在「天圓地方」的認識指導下,鄭和深信「越走越遠」.指導哥倫布航海的是《世界圖志》和義大利學者托斯卡的「地圓學說」,哥倫布深信地球是圓的,並草擬了從歐洲到東方地航海計劃圖,他深信一直向西走定能回到出發點。

不過,在航海技術上,鄭和綜合應用了天文導航、羅盤導航、陸標導航、測量水深和底質等多種導航手段,而哥倫布依靠的是海上定位技術,包括航跡推算、陸標定位和四分儀定位等,從航海技術的比較上,其實兩者相差並不大,但關鍵是在航海經驗上的差異很大。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使哥倫布在人類歷史上留下重要一筆

但是由於航海經驗豐富,哥倫布除了通過簡陋的儀器進行引導外,還通過對海洋氣象、水文、生物、海況、磁差等自然現象的觀察和分析進行導航。這點只有經過大量遠洋航海經驗的積累才能獲得。

鄭和和哥倫布角色不同,他並不是艦長,而是指揮者

反觀鄭和船隊,鄭和肯定是沒這個能力的,而船上的水手們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在此以前中國的遠洋貿易其實主要是阿拉伯船隻來運輸的(確實有中國海船比如:泉州灣宋代海船、寧波宋代海船、宋代南海一號、在韓國出土的元代新安海船,但非主角),作為傳統的陸地民族以及重農抑商的民族,對海上絲綢之路的態度大多數時間屬於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的情況。在此情況下,航海技術和經驗是不可能發達的。比方說,鄭和使用的牽星板就是阿拉伯航海者所擅長的技術。阿拉伯航海者在唐代就登陸泉州港,中國的航海者在此後數百年的交流中熟練掌握了這門技術。

假如鄭和船隊向東,能否發現新大陸?

其實比較航海技術最好的辦法就是擺事實,假如鄭和船隊當年不是向西航行,而是向東,能否能夠有穿過太平洋發現新大陸的實力呢?

鄭和船隊向東,能否發現新大陸呢?

很遺憾的是,即使這麼做也不可能實現,我們姑且不去討論實際的風向、洋流和兩個大洋的寬度區別,即使是用鄭和艦隊從西班牙出發發現新大陸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1492年哥倫布回程的旗艦卡拉維爾帆船尼娜號(Caravel ‘Nina’ )

哥倫布主要是「卡拉維爾」輕帆船,採用橫帆和三角帆混合的卡拉維爾雷敦達帆裝,這種根據實際需要改良的帆裝,對於各種風向和風力的適應性都很好,不管是暴風雨還是陌生的淺險水域都能順利通過。

鄭和下西洋船隊編隊模擬效果圖

相比之下,鄭和船隊雖然體格大了幾十倍,但主要是載人載物上有優勢,要求的是穩。至於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其實並不好。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雖說七次下西洋,但其走的都是早已被無數船隻走過的成熟航路,而且完全就是貼著海岸線航行。當然,鄭和船隊原本目的就不是探險,但即使當時有哥倫布似的人物,按照中國當時的航海技術和經驗也無法實施。

不過,對於哥倫布一直被困擾的敗血病問題,鄭和卻很輕易的解決了,這也算是農耕民族的天賦點吧。

鄭和與哥倫布的航海有著本質上的差距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雖然承認很痛苦,但是鄭和和哥倫布的航海其實是有本質上的差距的,一個農耕民族的航海技能會超越航海民族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我們需要承認,中國在技術方面的確曾領先過西方,但在科學方面完全沒有。中國的確發明了指南針,但何曾有過向電磁學方面發展的跡象?中國曾發明了火藥,但並沒有出現現代化學理論的誕生。幾千年來,我們只是抱著《墨子》等一些古書的隻言片語在和《幾何原本》在賽跑。

歷史探密/鄭和是個太監為什麼卻子孫滿堂?!

根據趣歷史報導,但據相關報導,2005年有記者專程赴鄭和故鄉雲南晉寧縣昆陽鎮採訪。當時,記者不僅參觀了鄭和紀念館、馬哈只墓、鄭和故里遺跡、碑林等文物史跡等,還對鄭和的家世、偉績等進行了了解,特別是找到了鄭和第十八代孫鄭思良先生做了採訪工作。

從上述介紹,筆者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鄭和是12歲就淨身入宮的,何以會擁有後代並子孫滿堂呢?

筆者以前也曾就這個問題尋找了許多資料,都不得而知其真正原委。後來,還是看到鄭和第十八代孫鄭思良先生的介紹,才徹底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原來,在明洪武十四年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為掃清雲南的梁王(元朝殘餘勢力),調集30萬大軍發起進攻。戰爭結束後,明軍在經過昆陽時,把在滇池邊玩耍的12歲的小鄭和(當時還是名叫馬和,後來是皇帝賜姓鄭的)與他的伙伴抓到南京。鄭和在明朝皇宮裡被閹割後做內宮太監。後來,鄭和的長兄馬文銘把他的長子馬恩來過繼給鄭和,馬恩來後來也跟隨鄭和改姓鄭。鄭恩來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鄭萬顯,一個是鄭庭顯,所以子孫後代就不斷沿襲下來,代代相傳。目前在世界上鄭和的後裔三支:一支是雲南玉溪的一支;另外是江蘇南京一支;還有就是泰國清邁一支,人們稱為『三支四地』。多出來的這一地,就是昆陽鄭和的出生地,三支四地總人數約400多人。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