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image

“索取”式的社交

老婆朋友比我多,笑我真心朋友沒有幾個,逢年過節勸我要走人戶串門,拜訪朋友得帶點好禮,平日裡也要注重同事的關系,講話客氣點,打點好主管的關系,隔三差五要和老同學老朋友聚一下,我個性郤與她相反,因為與本性不附做不來,用裝的太痛苦,混XX社團會館,我硬裝了一段時間,後來就隨性離開了,因為要許多不那麽熟悉,但是又必須要應酬的人一起假裝熱情。我不喜歡,唱唱跳跳, 互捧互吹,且每天忙著去“參加XX集體活動”、“多去認識不對稱那些人”。
在我的認知裡,這些都是在浪費時間,真實的人之間不需要互相客套,也不需要象征性的世俗禮節,他們也會很容易互相理解,就像直接省略了B、C、D等等各種冗繁的環節一樣,他們往往會直奔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
當然像我們這樣的人也要為這種天賦而付出代價,我們總是和他人那樣的格格不入,被人認為“孤僻、自負、不近人情”,甚至被孤立。然而往往就是孤立才有時間空間做些自己來做的事來。
所以我常說,合不來請不要再互相埋怨了,大家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不屬於我的社交,我不想去擠,不屬於我傘,我寧願淋雨。
不是我們變的越來越現實了,而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一切都以效率為導向的大時代。這個社會時刻都要求人們能要以獲取資源和價值為導向,要把效率/效益放在第一位,你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當然,有人總是竭力攀附那些優秀的人,但這就變成了單純的“索取”,形成了社交中的依附關系,而不是平等關系,甚至當普通人用力過猛,在別人眼里就成了“謅媚”、“逢迎巴結“”點頭哈腰“的人,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笑柄。
我遠離了一部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在扮演“索取”的角色的人;每一次努力的社交,他都是試圖進行“不公平交換”。
人只有在同一個層次人群中,才能社交效能最大化。無論你的社交能力多強,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只有同一個層次人才能建立起信任和互助關系,其實這是社交的基本法則。
更何況,那些人隨時隨地都在回避各種“不公平交換”,他們除了不想能給更別人的人制造麻煩之外,也在學會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是所有我比較堅持的原則。可以和多數人保持友好,卻只和少數同等人深交。從而碰撞出更多優秀的成果,當然包括財富。
你自己的層次,決定了你所處的層次,而我永遠只能和同一個層次的人交往,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交別人,不如努力的提升自己。
因此,不要去追一匹馬,要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結交別人,不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應該做的事上,把事情做到極致,提升自己的層次!自然就會把別人吸引過來。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實力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要記我屏科大老師黑版上寫過的一句話:『求人不如求己。向內求己,向外生長。』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我記了二十年,且一直貼在我桌上,只換了不同的紙。
其實,所謂的“施恩不圖報”是一個人的圈層提升到一定境界的結果,當一群很優秀又很努力的人在一起,彼此已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此時驗證自己的價值就是最大化成全別人,付出也成了一種需求。
只有境界豁達到一定層次的人,並且處於同種人群當中,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助人為樂”。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