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image

雲南人在泰國的故事

泰華社會中年輕人有多少能了解自己的來源,我們雲南年輕子弟了解自己祖父輩明確來路的又有幾成,雖老書有記錄,都高掛珍藏在圖書館,泰北學校教冊中因實際需需求又無法編入教學材,故我等整理本文以網路訂閱號分享給有心了解的朋友,本文來自2018年雲南會館理事群赴泰國瑪希敦大學交流演講之文稿,內容經由馬萬龍博士,張正能,李紹文,李守寰等多位有同鄉費時數月搜集完成,內容一定有遺漏或不足,沒有第一步也難有下一步,居於讓雲南人走入泰華社會大融爐發揮優越性,我們必須更努力。為了我們的孩子以及他人更深了解雲南人在泰華社會的差異存在,與我們的奮鬥經歷,文內若有未提及或錯誤之處敬指正,使其更完善傳以後人窂記祖先來時路。
1華裔泰國人移民的類型?
可分為三種:墾殖移民,商貿移民,戰亂移民。
自明朝洪武初年(1367年)開始,前往中國朝貢的暹羅使者當中即有華人參與,他們最早是以通事的身份出現。(泰國素可泰王朝1238-1378)
如洪武5年(1372年)的李清,到了洪武14年(1381年)陳子仁概以正貢使的身份出現。這些華人都旅居泰國多年,精通泰語。
13、14世紀之際,克拉地峽兩岸如春蓬(Chumphon)、素叻他尼(Surat Thani)與六坤(Ligor)等商港,最早吸引了華裔前往經商。
16世紀西方努力滲透泰南時,華人錫礦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同時,中國林道乾及其隨從,因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落戶,並與當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漸地發展為華人的聚落。

上圖:第一位外派泰國的大使: 鄭和
2、鄭和的雲南人背景
鄭和(1371年9月23日-1433年),原姓馬,回族人,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28年,訪問了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浬,足繞地球三周有餘,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一個世紀。
鄭和船隊曾經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繞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安達曼海及孟加拉灣,再繞過整個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灣,從亞丁灣進入紅海,亦有航行至東非馬達加斯加北部更遠的海域,到達沿海三十多個國家及島嶼,包括東南亞的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暹羅;印度的古裏、榜葛剌;阿拉伯半島的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東非的木骨都束、莫桑比克貝拉港。鄭和艦隊的七次遠洋有六次是在明成祖永樂年間(1402年至1424年)開始,而最後的第七次遠航是在明宣宗宣德元年(1425年至1435年)開始。前三次遠航最遠到達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而第四次最遠航行至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最後,船隊遠航至阿拉伯半島和東非肯尼亞。


上圖:鄭和航海紀錄
據史書考証,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早了87年,比達伽馬早了92年,
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了116年。
哥倫布船隊的規模、船只的大小等,更無法同鄭和相比:他們几次航行,船只只有三四艘,最大的載重量只有一百二十噸﹔人數僅為一~二百人。
而鄭和的船隊超過兩百艘,其寶船的載送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因此鄭和下西洋的遠航壯舉,更是彪炳史冊,鄭和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

上圖:鄭和三寶船
上圖:哥倫布與鄭和航海紀錄
3、華人進入泰國的歷史
“和平親善”與“殖民擴張”的手段不同。
鄭和是明朝28年七次和平的使者,他在下西洋前後二十八年,通過與亞非各國的友 好交往,把中華民族的物質和文化交流與傳播到世界各地,為人類的進步 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而哥倫布遠航是軍事殖民行動。為了懾服海地島上的印第安人,哥倫布進行了九個月的征服戰爭。在短短 的幾年中,印第安人累世積攢起來的黃金很快被西班牙殖民者榨取一空。哥倫布有航海探險家與殖民擴張分子的雙重身份。
4、雲南人何時遷入泰國
第一批雲南穆斯林馬幫移居泰國
1810年泰國清邁己有雲南人,以雲南穆斯林馬幫移居泰國。19世紀初,鄭和後代、來自雲南的穆斯林鄭崇林在清邁城東建立了大馬店,成為往來於雲南與清邁間雲南馬幫的大本營,之後便成為了今天清邁市區王和社區(Ban Haw)的雛形。目前是清邁市區有條著名的挽賀街,現在是最熱鬧的地段之一。
泰國鄭和後裔鄭崇林傳
作者简介:
鄭淑湘,女,泰王國清邁府人,鄭和第十七世孫女,清邁大學文學學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清邁大學人文學院英語系退休副教授,清邁大學人文學院老同學協會會長。雲南穆斯林馬幫後人定居清邁最多。
1916年由鄭崇林主持,穆斯林集體籌資買下了鄭府對面的土地,修建了王和清真寺。隨著人數的增加,於1966年由忽然茂、馬如騏、馬萬章三位來自雲南的華人穆斯林主持,將王和清真寺重建為現在的鋼筋混泥土建築。
當前,全清邁府大概有20所華人穆斯林的清真寺,合法註冊的有13所。其中清邁市區有3所,其餘的分布在清邁鄉下的“雲南村”
1941年,中國內戰有大批雲南軍人 移居泰國。
第二批孤軍進入泰國
1941年中國內戰,有大批雲南人因為戰亂遷移或逃入泰國持續15-20年,大部份定居泰北各省。
新聞媒體上稱的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1941年中國內戰,有大批雲南人因為戰亂遷移或逃入泰國持續15-20年,大部份定居泰北各省。
新聞媒體上稱的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泰緬孤軍的形成
民國39年由李彌將軍整編成五個軍,
第一軍軍長吳運禐
第二師師長蒙寶業
第三師師長曾宣武
第二軍軍長甫景雲
第三軍軍長李文煥
第四軍軍長張為臣
第五軍軍長段希文
5、孤軍有兩個恩人
孤軍有兩個恩人才體現了我們的價值
因為兩個恩人的出現,孤軍有了利用價值才取的補助,延續下來。一是北韓金日成,發動韓戰,使麥克亞瑟將軍利用孤軍牽制解放軍,孤軍得到第一批,也是最大一批輕武器補助,得以壯大。
二是苗共,當孤軍到泰北茫無頭緒時,苗共誘殺了清萊省長,泰國軍方不得不利用有山地作戰經驗的孤軍作前鋒,因此才贏得在泰居留權。後期苗共在中部擁兵割據,泰軍再次利用孤軍前往征勦,成功後,泰皇特別恩賜准與歸化泰籍。
奉令苦撐待變的三五兩軍,隱居在泰北山區近十年得不到補助,幸得泰國他農元帥曲予迴顧,泰國政府採懷柔政策,將這批孤軍稱93師,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分別率領三軍、五軍進駐美斯樂和唐窩,以大端河區別兩軍勢力範圍。
6、雲南人對泰國領土收復的貢獻
考柯、考牙戰役雲南人生存之戰
泰國中部碧差汶府考柯、考牙山區,被反政府武裝分子盤據長達18年之久。反政府武裝分子總兵力曾達4,000人。泰國軍方7次征剿,均無功而返。
反政府武裝分子日益壯大,並打算在佛曆2525年(西元1982年)前,將泰國一分為二,先把泰國切為南、北泰,再以北泰包圍曼谷,接著掌控首都曼谷,最後赤化全泰國。
泰皇要求泰國軍方,必須在佛曆2524年(西元1981年)肅清考柯、考牙山區所有反政府武裝分子!泰國軍方遂擬定了「第二帕蒙殲敵計畫」,經過評估及協議,決定由驍勇善戰的第5軍及第3軍官兵,共同來執行此一艱鉅的攻打任務。
「考柯、考牙戰役」,國軍派出400 位官兵參戰,共計有26位官兵陣亡,35位官兵受傷。受傷官兵住院期間,蒙泰皇、皇后暨三軍統帥前來探視,在垂詢之間,由於「移民泰國志願軍」受傷官兵不諳泰語,經詢問隨行官員,泰皇蒲美蓬才驚訝知道,原來是前「滇緬邊區游擊隊」的官兵幫忙肅清了考柯、考牙山區的反政府武裝分子!
泰國國務院1984年6月12日通過「在泰國出生子女,可歸化為泰國籍」。2003年泰國內政部同意,前「滇緬邊區游擊隊」餘部7,000餘人,歸化為泰國籍,其餘人員持續辦理歸化。
「考柯、考牙戰役」在將士用命下,一舉衝破了敵人盤據18年的老巢穴!也一舉衝破了種族的藩籬、衝出了前「滇緬邊區游擊隊」及眷屬們的未來!對所有前「滇緬邊區游擊隊」成員們、眷屬們、後代們來說,意義深遠!影響深遠!是一場攸關身分和出路的戰役!犧牲是值得的!犧牲是有代價的!大家將永遠記得這26位無名英雄「捨己救人」的事蹟!


                      考科考牙戰役紀念碑
泰北義民文史館的意義:

2004年2月由中華救助總會出資興建的泰北義民文史館圓滿竣工,此館具多層意義:
是使當年為國捐軀的官兵英靈得所安息,並使後代子孫可以知道當年孤軍在雲南、緬甸與泰北的血淚往事。
是藉此凝聚泰北華裔族群,進而為泰國之富裕和平而努力。
是近半世紀來中華民國政府及中華救助總會一以貫之的扶助輔導的史蹟,可得以保存而昭示於眾。同時作為各方人士研討瞭解孤軍的視窗。
7、一般人對泰國雲南人的誤解
約200年左右一般泰國不能分辦我們泰北雲南的真實身份,以誤稱我們
【京賀จีนฮ่อ 】。
京賀จีนฮ่อ,據老輩留傳有兩種較合理解釋。
n 雲南趕馬人叫聲【喔~喔~】與馬背上與馬車上不同。
n 為我雲南發音【好】答應詞,因為有求必應。
錯誤的維基百科ฮ่อ
ฮ่อหรือภาษาถิ่นพายัพว่า ห้อ (ลาว: ຮໍ່) บ้างเรียกว่า จีนยูนนาน[4] เป็นการเรียกกลุ่มชนเชื้อสายจีนที่อพยพลงมาจากมณฑลยูนนานโดยไม่จำแนกว่านับถือศาสนาใด เข้ามาตั้งถิ่นฐานบริเวณพรมแดนระหว่า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และลาว มีทั้งอาศัยอยู่บนเทือกเขาและในเมือง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ชาวจีนฮ่อมักอาศัยอยู่ในจังหวัดเชียงราย เชียงใหม่ แม่ฮ่องสอน ลำปาง และพะเยา
錯誤ฮ่อ延伸
近100年來在泰國境內凡做違法不守規外貎看似華人者,或身份國藉不名者都被政府官員統稱京賀จีนฮ่อ 。
8、在泰國雲南人對泰國的感恩心
                    雲南人在泰國的事業分佈圖
翠峰茶葉由泰北雲南人張秉權先生於1977年創立,發展至今已有40年,是泰國最有名的觀光茶葉商之一,出產綠茶、烏龍茶、香片、鐵觀音及普洱。泰國出售外也有出口到歐洲,美國,台灣和日本,在清萊茶園的面積超過600萊。
9、雲南人於六世皇時曾捐贈清邁機場
捐贈清邁機場官方文件

10、泰國皇家農場的來源
台泰農業合作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早年60年代的「皇家山地計畫」。早年泰北一代到處種植罌粟,金三角一代毒品猖獗,1969年時泰王 蒲美蓬為泰北山民奔走,發起山地計畫,推動成立「皇家山地計畫基金會」,當時中華民國與泰國仍有邦交,尋求我國協助,以期剷除滿山遍植的罌粟,協助改種高經濟作物。
與台斷交,情不斷交。
台泰斷交後,計畫停止一段時間。1982年起中興大學開始協助退輔會接待皇家計畫專家及技師的參訪,同時自1990年起多次薦請教授、專家赴泰北協助指導推廣等活動,以及派遣研究生到皇家農場或農戶研習,並安排接待畢沙迪親王及專家、技師的臺灣農業參訪。
泰皇山地計畫1993年轉型為「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由畢沙迪親王主持,皇家計畫基金會依據市場需求選定柑橘、百香果及澀柿等熱帶水果作為推廣作物,但柑橘和百香果深受病蟲害威脅,影響泰北農民生計,盼透過此計畫引進台灣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提升量產。1995年,台泰第二階段合作,台灣將合作任務從退輔會改由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ICDF,國合會)執行。
爸爸「宋慶雲」
「宋慶雲」逝世,享年94歲。泰國皇室為了表達對宋慶雲的敬重,將特別從曼谷皇室引領聖火前往清邁,火化宋慶雲。宋清華(宋慶雲的義子)說,宋慶雲火化之後骨灰,一部分將留在他投注畢生精力的安康農場,一部分將攜往出生地中國大連,落葉歸根。當然,如果台灣有適當的場所,他也願意將宋慶雲一部分的骨灰放在台灣土地,讓其奮鬥的一生留下完美句點。
11雲南人,不忘初心,繼續向前
在山溝裡堅持一寨一校的不忘本華文不忘本授課,泰北有全泰國最好的傳統華文教育,泰北地區的雲南村落有大有小,約有 90多個義胞村。村落人口較多的將近一萬人,小村落也約有幾十人至幾百人。
泰北華校統計共101所
(含基督教華文學校)。
清邁華校統計共23所
(高中4所,國中15所,其餘5所)。
清萊華校統計共68所
(高中7所,國中23所,其餘38所)。
雲南人自幼雙語教育
泰北華人村莊雖然沒有雙語學校,但這裏的學生都是“雙母語學子”。當人們誇獎華文學校畢業的學生“你中文說得真好!”他們會回答你:“你別忘了,我雖不是中國人,但我有一顆中國心。”當泰國人誇獎他們泰語說得好時,他們會回答說,“我是泰國華人。”
是泰緬邊境區更是天然的國藉語言自然形成區,除本土方語外一定溝通中、泰、緬三種以上語言,若有大畢學業專精的更是中、泰、緬、英,也佔3成左右,這群人正是東協各大公司渴求之才。

12、泰北329運動會
泰北義胞得蒙 九世皇陛下恩澤,允與永久居留於斯,並賜予次第歸化為泰籍,這份殊勝的恩德,所有泰北鄉親無不感恩圖報。
慎終追遠是中國傳統美德,身為泰籍華人,自當吸取中國忠義德行,來報效泰國。因此自1993年起,泰北義胞村青年於每年3月29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紀念日,舉辦運動大會,一者團結泰北義胞們,共同強身健體,以期效法先烈的精神為泰國盡忠;
二者配合政府政策用行動向毒品說不!這是個純民間自發性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3月28至4月2日,為期6天5夜,舉辦各類動態、靜態競賽,分別由清萊、清邁義民村巡迴主辦,在各界的愛護,及義胞們的努力下,規模日益盛大。
329運動宗旨
聯絡泰北各地區炎黃子孫之親情,促進各地青年之交往,增進互助、友愛、團結、和平。
青年利用假期時間作有益身心健康之正常活動。
青年到另一個新環境去親身體驗。2015年更名為泰北329公主盃反毒青年運動會
青年發揮領導能力之學習環境。
青年在舞台上發揮才能之實習機會。
青年發揮團結合作、互助互惠之精神。
輔助青年就學機會。
輔助解除青年朋友之各種困擾。
                  第一任主席段湄川先生頒發獎盃          2015年更名為泰北329公主盃反毒青年運動會
                                         公主恩賜總冠軍盃公文                    329歷屆舉辦村一覽表13、泰國華僑九屬會館對泰國華人的貢獻
◆60多年來九屬兄弟會館至少每兩個月聚會一次累積659次,
◆泰北教華文教育每次300-400萬的教育捐款。
◆泰北各地區災難救濟與重建,兄弟同心結合力量救濟泰國同胞。
◆協助兩岸三地與泰國友好工作交流。
◆促進華教,設立「泰華九屬會館教師獎勵基金會」振興華教的工作。
14雲南人都定位與機會
◆東南亞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域外第一站,泰國更是“一帶一路”的重心之一。在東南亞諸國中,泰國的華族人數最多, 雲南人50萬又居泰國大族群。
◆泰國雲南人在“中華化”與“泰國在地化”完美結合,對當代族群身份定位,雙重的文化視野賦予他們不同的價值判斷和思想觀念,他們更能以獨立而客觀的姿態進入中華文化的傳播場域,從而有望成為國際公共外交新生態的有益助力。
感恩泰國
泰國雲南人,不論在過去,現在,或未來,泰國雲南人在不同領域在推動泰國國家社會進步的旅程中堅決不缺席。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