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image

疫情後的商機何在?

舉例:建築起樑用的1 千公斤的起重馬達,泰國工程領班雅志先生去年線下買花了1萬3000銖,我最近在線上買到全新的同款,才5千700銖。
他好奇他說怎會這樣?強調還去問了原賣家也還是原價啊。我告訢他,他買那家的馬逹,中間經過了工廠-中國出口商(賺10%)-泰國進口商(賺15%)-大批發商(賺18%)-區域業經銷(賺20%)-面店零賣(賺30%)。
我以前曾跑進口商業務,我用電算機打給他看並解說原委,他嚇一跳,才知道我這次買的馬達,是遇到活動廠家直營比回扣等才賣半價,LAZADA迫使商家加入活動,進口商以量壓價,想打開網路市場的爭奪戰,使得在削價競爭方面更加血腥,也就是價格戰將開始貼身肉搏,無數產品的利潤將趨近於零,甚至虧錢賺點集率,商家都是在殺敵一千丶自損八百中拚鬥。
一般產品賺爆利的時代結束了,以前因為語言障礙丶溝通問題,給進口商截殺獲利一大半,現在都是網路產品價格,一切都攤在陽光下,性價比決定了一切。
最近遇到疫情前幾個月進入泰國的中國朋友,我提醒他,他進入泰國原先預計的策略要升級了,疫情之後賺錢的邏輯要徹底變了,否則不變等死都沒有人收屍;無論你是做什麼產品的丶產品有多好,接下來都會遇到一個核心問題,都會被一種人剝削,就是那些掌握大量用戶(粉絲/會員)的人-網路平台。
以前總是誰有產品誰是老大,現在是誰有用戶才是真老大丶才能掌握商業主動權。這個社會早就不缺產品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都提了很多年了,社會上丶生活中的好東西太多了,相對的,賣不出去丶爛在家裡的產品也有很多。
我建議他,別盯著自己的產品找客戶,而是要盯著客戶的需要找產品,在團隊渠道上多下功夫,而不是見人就說自家產品的品質有多好丶價格有多優勢,搞不對方向招致產品價廉也是死路,到頭來賣不對人,也白白浪費時間。
因此,未來只有一個出路,就是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丶打造自己的網路影響力平台,因為未來是人跟著人走,而不是跟著產品走,商業的重心已經由「產品」轉移到了「人」,未來誰能聚集人氣,就能掌握商業主動權。
LAZADA 、SHAOPPING、 FACEBOOK 在台灣及東協控制大部份人的商業行為,它沒有產品,但他們有IP及影響力,這將會是未來最少5到10年的常態。
光LAZADA一家,2020 財年第1季(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財務報告,本期合併營收為人民幣1,149.24 億元、年增 42%,連續 3 季訂單年成長超過 100%。多數人看到只是疫情,卻有人專注尋找並掌握機會。
仔細凝望下面這張地圖(如圖,取自網路),你看到了什麼?藍海!沒錯,這是一片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5.6億人口的廣大地區,一個亞馬遜尚未滲透的處女地,一個等待你我探索的東南亞跨境電商藍海。

如果一時還聽不懂,先別急著定義別人是在吹牛,脫下蛙鏡,你我會看得更清晰。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