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image

堅持30年的咖啡工藝 立志創造泰北的咖啡文化

MCD美斯樂夢想咖啡工作坊共同創辦人-伍丕華

泰北的美斯樂是泰國知名茶鄉,不過近年來當地山丘上開始出現成片的咖啡樹,在高度與濕度都恰到好處的條件下,孕育出許多優質的咖啡豆。想要喝一杯精緻又道地的泰北咖啡,相信不少在地的行家們會推薦你前往美斯樂山下的MCD。

MCD位於亞洲公路旁邊,才推開透明玻璃門,各種濃郁的咖啡香氣就撲鼻而來。一位神情肅穆的老師傅,正在充滿工業風的紅磚牆下操控著黑沉沉的烘豆機。找了位置坐定下來,老師傅不是先上菜單,而是先給你說上一段咖啡的故事,隨後一杯泛著琥珀色光澤的咖啡端上桌,香韻幾乎與視覺同步傳到每個人的呼吸當中,輕輕小啜一口,你會如禪定般閉上雙眼,剛剛聽完的咖啡故事,竟與口中的滋味產生了共鳴。

如果你想領略MCD當家咖啡師伍丕華30年的咖啡工藝,可得放下昔日把咖啡當水喝的粗暴習慣,準備好你的身心靈,才能迎接老師傅的精湛手藝。

【留學時邂逅日本咖啡文化 咖啡職人成一生夢想】伍丕華來自清萊美斯樂村,1980年前往台灣留學,就讀台灣嘉義農專(現「國立嘉義大學」)五專部園藝系,畢業後在福壽山農場實習一年。1996年他前往日本留學,在語言學校半工半讀了兩年,這段時間他去了咖啡館打工,從此愛上咖啡。「這兩年對咖啡的啟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他表示,日本的咖啡文化非常成熟,不僅重視儀式感,也重視科學精神,特別是有三個地方很值得學習:

第一是精緻化,由於日本寸土寸金,咖啡館的空間必須利用得淋漓盡致,讓小空間也能有獨立氛圍與舒適感,座位設計必須專注在喝咖啡這件事情上,像是把桌子設計成只夠放一杯飲品的大小,客人無法在桌上辦公或吃其他東西,只能喝咖啡聊天。第二是個性化,日本咖啡以獨立的小品牌為主,做小品牌的鐵律就是「不能做一個平庸的品牌」,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氣場與客群才有機會成功。第三是咖啡師IP化,日本有一些咖啡師就像網紅一樣,時常會到不同的咖啡館巡迴客座,粉絲們跟著咖啡師走,造成常態性的旋風。這些咖啡師除了對咖啡的知識與技術之外,格外重視個人的裝束,既是咖啡師,也是一名潮人,具有明確的個人身分標籤,在Facebook或Instragram等社群媒體上擁有大量粉絲。這樣的觀念在泰國還方興未艾,而伍丕華就致力於成為一位這樣的咖啡師IP。
日本文化講求「匠人精神」,同時重視科學化的記錄與分析,這個觀念在很多傳統技藝中都得到體現,像是日本國粹清酒,光是釀造的前置作業就有相當的學問,洗米、浸漬、蒸米,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確掌握含水率,並與當時的天氣濕度相對應。而日本咖啡師也有著深厚的匠人精神,選豆、烘焙、研磨,都需要細緻的掌握;沖泡的時候該用幾度的水,怎樣的手法,也都有明確規則。別看他們在沖煮咖啡時有很多奇特的行為:像是手背背後、神情凝重、動作緩慢等等,事實上他們沉浸在創造一杯完美咖啡的細節中,只有當他們端上一杯飄著徐徐白煙與香氣的咖啡,客人的味蕾接觸到咖啡漿液的那一瞬間,你才能明白那些儀式背後近乎藝術的創造性。

【對泰菜獨具天賦 泰式料理進軍台灣的先鋒】伍丕華在日本前後待了四年,後來因為泰北家中有急事匆忙返國,等到事情處理好,卻因為經濟因素無法再前往日本讀書,就來到台灣加入好友郭泰生的餐飲事業「湄南小鎮」。

2000年前後,台北興起了泰式料理風潮,許多在台灣的泰北雲南華僑紛紛加入這個市場。伍丕華對泰式料理很有一手,就像他對咖啡的研究一樣精細,做出來的泰菜原汁原味,完勝當時市場上浮濫的台式泰菜,他的好手藝幾乎成為湄南小鎮的台柱。2006年他加入同樣是泰北雲南鄉親開的沃克泰泰式餐廳,地點在南投埔里的鬧區,也獲邀成為台中萊東泰式料理的客座廚師,甚至擔任過不少名人泰式料理廚藝導師。【忘不了咖啡香 卸下名廚光環當咖啡學徒】將近八年的廚藝生涯,伍丕華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對於咖啡的追求,最終他還是放下了泰式料理,來到台北繼續專研咖啡。

他在咖啡界的百年巨頭瑪汀妮芝咖啡(Martinez Coffee)進口商公司工作,三年來與全世界各大頂尖莊園的咖啡豆為伍,自己對咖啡認識又再次提升到新的境界。他還遇到了一位非常熱心的美國咖啡老師,除了教他成為一名咖啡師的知識,更教他如何經營一家咖啡廳。「他告訴我,咖啡店的老闆要做的事情很多,大到跟通路商打交道,小到馬桶堵塞疏通,都要親自去收拾。」伍丕華回憶道。

他從老師那邊了解到咖啡廳是一種「第三空間」的概念,也就是人們在家庭與公司之外的一個非正式公開場合,這種環境強調社交功能,除了提供咖啡本身,更要滿足人與人交流的目的,需要重視空間設計和館內體驗,為他日後開設咖啡館提供了觀念上的指引。

就在伍丕華學有所成之際,過往的合作夥伴郭泰生找他一起回泰國投資奶油槍,好友的盛情讓他暫放咖啡的修行,回到曼谷工作了三年,待市場穩定之後,他便卸下職務,回到故鄉美斯樂重溫咖啡技藝。

為了跟更多人認識咖啡、愛上咖啡,他在湄占縣郊區的亞洲一號公路邊開了一間不收錢的咖啡店,純粹接待喜愛咖啡的朋友。許多來同樣來自美斯樂的同鄉友人知道他開店,紛紛前來捧場,大家一邊喝咖啡,一邊聊著往事,很快發現彼此心中都有一個夢土般的美斯樂,既是童年的美好回憶,也是遠赴他鄉時的鄉愁,進而衍伸出一種想要為故鄉做點什麼的熱情,而伍丕華的咖啡,正是大家共同的答案。

在朋友們的鼓勵下,伍丕華開始收費,認真經營起個人咖啡廳。朋友們認同他30年來對於咖啡不離不棄的追求,決定幫他一起把夢做大,共同成立了專屬的咖啡品牌MCD,三個字母正是「美斯樂咖啡夢」(Maesalong Coffee Dream)的英文縮寫。

【開工作坊實踐咖啡夢 矢志推廣咖啡到生命最後一刻】MCD採用在地生產的咖啡豆,實現了從莊園到餐桌的一條龍服務,確保客戶最後喝到的咖啡有著極致的品質,除此之外MCD更有其超越營利價值的四項理念:推廣美斯樂的優質咖啡豆、輔導泰北少數民族改良咖啡種植的技術、培訓少數民族青年創業、將泰北的咖啡工藝推向世界舞台。

昔日的泰北山區是全球鴉片的生產地,開著滿山遍野的罌粟花,少數民族靠著罌粟換取生計,卻也因此深受毒品的危害。1969年起泰皇拉瑪九世推動「泰王山地計畫」,以各式經濟作物取代罌粟,歷經數十年的努力,終於將罌粟從泰北的土地上剷除。在眾多替代經濟作物中,包含了高冷蔬果,茶葉與咖啡,由於泰北地區的環境非常適合種植阿拉比卡豆,後來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咖啡產地,像是象山(ดอยช้าง)、帕黨(ดอยผาตั้ง)、邦孔(ปางขอน)等地區,泰北知名茶鄉美斯樂,近年來也出產不少優質的咖啡豆。伍丕華一邊經營咖啡店,一邊舉辦工作坊,把自己30年的經驗分享給在地青年。他最大的夢想,就是為泰北山區的咖啡產業打造一個從「種子到杯子」技術平台,號召喜愛咖啡的泰北各族青年一同在這個大平台上共舞,創造一股泰北的咖啡風潮,進而成為泰北新一代的傳統,把咖啡文化永久地傳承下去。

這個夢想很大,問到伍丕華預計什麼時候退休?他回應說:「如果人有喜愛的事情是不必談退休的,我與咖啡共舞的時刻,要到最後一口氣。」

You may like